Copyright ? 2015 xinlvy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綠色藥業版權所有蜀ICP備18029970-1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15013726
本網站未發布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戒毒藥品和醫療機構制劑的產品信息
NEWS
閱讀次數: 發布時間:2022/04/07
2022年4月6日,經濟參考報在新華社客戶端發布了《新華健康|吉林打出中醫藥抗疫“組合拳”》一文,文中對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新綠色藥業)支援吉林抗疫的“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進行了報道。
???以下為報道原文
今年3月初,吉林出現本土疫情,短時間內,病毒快速擴散蔓延,感染人數迅速上升。為了及時有效救治患者,盡最大努力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吉林跑出中醫藥抗疫的“加速度”,堅持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治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采取科學化、規范化、同質化、高效化方法,聚焦不同癥狀患者,科學施治、對癥用藥,為更多患者盡快恢復痊愈做出中醫貢獻。
聞令而動,跑出中醫藥抗疫“加速度”
3月初,吉林暴發本土疫情。當時,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正準備休假,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回到工作崗位,隨時準備沖上前線。2020年武漢暴發疫情時,57歲的王檀與其他60名隊員在雷神山醫院奮戰了整整43天,通過“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的中醫療法,使療區患者全部清零?!斑@次也必須立即到臨床一線去,看到患者病情的具體變化,才能對癥治療?!蓖跆凑f。
▲圖為長春恒康中醫院護士錄制中醫養生操 記者 許暢 供圖
長春通源方艙醫院是此輪疫情中較早開始收治患者的醫院,王檀第一時間進艙,連續不停地臨床問診3個多小時。王檀認為,從中醫角度講,本次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為“疫毒”,發病的基礎為肺脾氣虛、寒濕偏盛。但不同的是,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呈現了年輕化、強傳染性、輕癥居多、轉陰慢的特點。應以“消除癥狀、截斷病情、快速轉陰”為原則,將疾病分型分期論治。
疫情發生后,吉林省內各地中醫院醫護人員聞令而動,進社區、測核酸、入方艙、到診室,6500多名中醫醫護人員全程參與中醫藥預防干預及醫療救治工作。
與此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派出多名專家趕赴吉林進行指導,與當地專家共同推動中醫藥早期干預、全程使用、全面覆蓋。
據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政處處長郭建濤介紹,為確保中西醫協同治療,在每個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的每個病區,至少配備1名具有新冠肺炎診療能力的中醫醫生。截至4月2日,向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派駐中醫醫生351人,向集中隔離點派出中醫醫生438人。
▲圖為長春恒康中醫院的志愿者們整理分發給居民的中藥湯劑。記者 許暢 供圖
分類施治,找準中醫藥抗疫“發力點”
3月21日起,長春北湖奧體中心籃球館方艙醫院陸續收治了56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年齡最大的64歲,最小的4歲,由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158名醫護人員整體接管。
“方艙醫院患者的特點是病情較輕,我們采取科學化、規范化、同質化、高效化方法,盡快阻斷患者病情?!遍L春中醫藥大學支援北湖奧體中心籃球館方艙醫院醫療隊負責人朱國琪說。根據臨床實際,長春中醫藥大學建立了方艙醫院的“三早療法”,即盡早進行100%中藥湯劑全覆蓋,盡早進行緩和情致疏導療法,盡早進行身體康復訓練指導。通過綜合施治,北湖方艙醫院的大部分患者2至3天癥狀即出現明顯好轉,5天內已有176名患者符合治愈出院標準,綜合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接管的通源方艙醫院和九臺區中醫院的數據,患者服用中藥后,1天退熱率為72%,3天退熱率為96%,6天出院率達到69%以上。
▲ 圖為行駛在長春街路上的“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醫護人員在車中檢查藥劑。記者 許暢 供圖
吉林市是吉林省疫情重點地區,吉林市省級中醫專家組組長、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臨床醫院肺病科主任趙東凱介紹,針對輕型、普通型患者,采用分層用藥,結合患者流行病學接觸史,給予除濕防疫散進行預防干預,有效改善患者寒、濕、熱象,對減輕患者臨床癥狀和預后有正向作用。針對重癥、危重癥患者,建立中醫醫護團隊,根據患者各自的基礎疾病和新冠肺炎癥狀,采取“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精準治療,建立中西醫聯合救治機制,做到中西醫信息共享、定期會診、共同治療。
截至4月1日24時,吉林省已累計治愈出院確診病例和解除隔離醫學觀察無癥狀感染者超過1萬例。
提早預防,筑牢中醫藥抗疫“防護墻”
楊丹丹是長春市綠園區青年路街道銀融社區的網格長,最近幾天,社區每天都能收到區指揮部送來的600多份中藥代茶飲,她負責分發給一線的工作人員和隔離管控的社區居民。
為了提早預防,吉林省將抗疫關口前移,緊急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干預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導各地合理劃分兩類人群,科學分類施治,做到預防干預全覆蓋。
▲ 圖為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在方艙醫院內為患者做信息記錄。記者 許暢 供圖
“控制疫情重點在防,防病更是中醫藥的優勢?!笔≈嗅t藥管理局醫政處處長郭建濤介紹說,針對工地、市場以及基層抗疫人員感染風險較高、高校人員密集易感等問題,根據不同人群及個人不同狀態進行分類預防。
郭建濤介紹,第一類人群是集中或居家隔離的密接、次密接及封控區內的人員,分別選用仝小林院士的寒濕疫方或解肌宣肺除疫方;第二類人群是重點人群,包括醫療人員、檢測人員、保供人員、下沉干部、社區工作者、返校學生、建筑工人等高風險群,分別應用解肌宣肺除疫方或除濕防疫代茶飲;第三類人群是社區一般人群,給予除濕防疫代茶飲。
▲圖為長春市綠園區青年路街道銀融社區社區收到的中藥代茶飲。記者 許暢 供圖
為確保國家和省疫情防控中醫藥防治工作要求落實到位,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制定保供方案,落實好干預人群數量、加工企業、應用方劑及煎制配送、經費保障等工作,精準測算本地各類人群的數量,采取多種方式對上述方劑緊急加工生產,保障中藥湯劑質量,做到“點開藥到”,寧可“藥等人”,不能“人等藥”,確保足額足量及時發放到位。
以長春市為例,截至目前,長春市針對以上人群已發放預防中藥70萬余人份。其中除濕防疫代茶飲45萬余人份,寒濕疫方10萬余人份,解肌宣肺除疫方20萬余人份。
I 版權聲明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轉載不當,隨時聯系刪除。
相關報道: